名牌包與台灣菜市場 200 塊包包,為何我選後者?──我在紐約服飾業做「輔料採購」8 年的真心告白

名牌包與台灣菜市場 200 塊包包,為何我選後者?──我在紐約服飾業做「輔料採購」8 年的真心告白

Photo Credit:Shutterstock

在紐約服飾業做採購工作的作者,平常接觸的都是大品牌的奢華服飾與皮包,卻在回台灣看上了一個台幣 200 塊的菜市場包包。熟悉產業的她揭露:品質,並不一定要花大把銀子才能擁有。

由於平常在佈滿精品的紐約工作、生活,這次回台灣,反而對在地的小攤販、菜市場比較有興趣。

有一天,在逛菜市場時,看到一個在賣包包的攤販。板子上寫:一個包包,台幣 200 元。我從一堆散落的包包中,沒看到特別喜歡的,但一個掛在後面架子上的包包卻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
請老闆拿給我看一下,這個包包的皮質非常軟。當然,以這個銷售價格,不可能是真皮,但就我之前開發知名品牌的包包的經驗,很多產品線也不是用真皮。

摸完皮質後,最吸引我的是這個包包有很多口袋和夾層,以及外面的口袋還設計拉鍊開關。我之前的工作是在美國服裝業的輔料界,有拉鍊採購多年的經歷,特別注重拉鍊的品質。而令我驚訝的是,這個台幣 200 元的包包,用的拉鍊竟非常順手,往上、往下拉都很順暢。

圖/Shutterstock

記得之前我們採購拉鍊,拉鍊流暢度要到像這個包包一樣,當時的品牌端都得多付錢;而今天這個菜市場包包的拉鍊,完全不輸高級拉鍊供應商所提供的品質。

再來,我摸了摸拉鍊的金屬把手,也是沈甸甸的,這代表包包所選用的金屬材質,不是隨便的原料。而拉鍊把手的金屬拋光加工,也是我之前採購會使用、價格較高的那種,並沒有廉價塑膠感。

再來這個包包的上方手把,也縫上紅、白、黑的三色緞作裝飾,這個緞帶讓包包整體更顯魅力。在檢查、審視後,我很滿意這個包包所提供的功能和美感,隨即掏出兩張台幣 100 元給了老闆,心滿意足地回家。後來離開台灣回到美國,仍繼續使用這個包包。它雖是皮料,但很特別的是它非常輕巧,背一整天也不會累。

名牌包為什麼這麼貴?賣你一種「氛圍」感

過去我前後在美國品牌做「輔料採購」一共 8 年,後來在知名旅行箱品牌,做產品開發 2 年多,工作內容是很紮實地聚焦在服飾和女性包包的「產品開發」和「原物料採購」,也很真實地看見所經手的產品,實際製造成本是多少。

圖/Shutterstock

通常品牌愈高檔,公司內部所要求的利潤也愈高,約 30% 至 80% 不等。意即,一個 $1000 的產品,若公司要求該產品的利潤是 70%,它的成本就只能有 $300。

那剩下的 $700 是給誰呢?愈大的品牌,行銷的費用當然也就愈高。我們在不同媒介看到撐起「氛圍」的廣告、明星代言人、在高檔購物商場裡的精緻佈置,都是剩下的 $700 的其中一部分。再者,製作這些設計精良的產品的設計團隊、開發人員,也都會以較高的薪水聘雇,才能開發出那些高檔的商品。

這些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業界的祕密,但是身為一個比較注重「產品本身」的人,筆者在服飾和包包產業工作多年後,便再也無法用「貴鬆鬆」的原價來購買任何奢侈品牌的商品──我常常思索,到底付的那些價錢,有多少是放在產品本身呢?

圖/Shutterstock

功能 vs. 生活風格,你會怎麼選?

上述所提到的菜市場包包,其中一個驚喜是:包包的背後有隱藏式口袋。我們有時候怕貴重東西放在前面口袋會被人拿走,後面的隱藏口袋就非常好用。

而筆者當時在做包包產品開發時,常常看到設計師設計了很多很實用的口袋,但每一個口袋,就是多一個成本,有時候為了達到該有的利潤,有些品牌包包的實際功能像是口袋、暗袋,都在大量製造時被刷下。最後的成品只剩一個空空的外殼,裡面什麼都沒有。

圖/Shutterstock

回到眼前這個台幣 200 元的包包,它和大品牌包包很不一樣的地方是:這個菜市場的包包沒有行銷成本,也沒有精品店所需要的店面和人事費用;不過,它所有的功能和大小都剛好符合我的需要,而這些對我來說,才是最重要的。

現在的我,只留著之前工作的品牌公司提供的少部分樣品,平常購物時,我轉向沒有品牌或是知名度不是那麼高的牌子,來挑選自己和家人需要的商品。假如是服飾,我會去摸摸衣服的布料,是不是我想要的軟度、薄厚度,並穿穿看是不是我適合的版型,再看價格是不是我可以接受的。

服飾和包包有一點不一樣的是,沒有品牌的商品可能較會縮水或是掉色,要避免這種情形的話,我通常會把衣服先洗過一次再穿,這樣就能知道那件衣服,或是那家公司的品質。

這篇文章並非想要吹捧低價商品(低價商品可能有工廠剝削勞工或是原物料取得的問題,但這個問題就算是製作品牌產品的工廠,也不見得能倖免)。筆者只是希望消費者能多參考不同價位的產品,不要完全被知名大牌的行銷廣告牽著走。

圖/Shutterstock

下次消費前,或許可先問問自己:比較在意一個品牌所營造出來的生活風格(氛圍),還是產品本身?如果有一個不認識的牌子,但其商品的功能和美感是比較適合自己的,未嘗不能放下品牌迷思,給好商品一個機會。

註:在服飾業通常有兩個原物料採購部門,一個是大家熟悉的布料,另一個是輔料。輔料是從拉鍊、鈕扣、標籤、包裝、衣架都算。有些比較小的公司不一定有這些採購部門,有些是由設計師或是製造(production)部門分擔這個工作。

執行編輯:陳品融
核稿編輯:田孟心

關聯閱讀

作品推薦

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

歡迎回來《換日線》!
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,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,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